6月26日,《政法论坛》主编、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宪法学者王人博应邀来我院作了题为“中国的近代性”的学术报告。我院全体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我院院长焦少林教授主持。
王教授的报告,以安徽高等学堂校长严复为引,以中日近代性比较为视角,分析了了中国近代化之路。
王教授从近代性的概念谈起,近代性是西方扩张的一个结果,中国的近代性,便是西方入侵或扩张的一个结果。作为东方国家,中国和日本正是在这“前进—后退”的二元结构里,展开了自己的近代性。日本的近代性更多表现的是“顺从”,而中国因为落后显现的则是“抵抗”。而中国的“抵抗”则主要表现为在西方面前的极端落后性。这种落后性可以用反动势力的强大进行解释,也可以用中国国家自身的性质来说明。重要的是,中国的所有西方意义上的进步之路全都被堵死了。当上层官僚的异议都成为禁忌,中国革命只能越来越向下层民众推移,“下层革命”就成了中国抵抗的方式。这种因极端落后而产生的抵抗也沉积了中国的民族性格,而这种性格在我们个体身上渗出来的便是鲁迅。中国近代史是“梦醒之后,无路可走”,而中国近代化则是“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王教授对现场同学的提问进行了详细解答。王教授的报告旁征博引,深刻的思想诙谐幽默且富于激情的语言、博得了在座师生的阵阵欢笑与掌声。焦少林院长在总结时指出,王教授曾经是西南政法学院的优秀教师,现是中国政法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位教师之一;他勤于阅读,博览群书,善于思辨,思想活跃,视角敏锐,思想深邃,成果斐然,既是法学家又是思想家,对国家民族发展、对法学未来发展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为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附:王人博,男,1958年生,法学博士,教授,知名宪法学者。1979年进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学习,1983年获法学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6年在母校攻读法律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业,1989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99年攻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业,2001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曾任《现代法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主编,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政法论坛》主编,宪法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代表性学术著作:《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赢得神圣》、《法治论》、《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宪政的中国之道》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宪政的中国语境》、《民权词义考论》、《一个最低限度的法治》。 (法学院)
下一条: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程艮苗谈“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