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召开期中教学座谈会暨SPOC模式学生反馈会
2021年6月1日中午,作为期中教学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院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期中教学座谈会。座谈会专门围绕《中国法律史》课程的SPOC模式实践展开,探讨新时代如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开展课程模式改革。法学院朱留虎副院长、课程负责人邱少晖副教授、教学秘书李丹老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邱少晖老师首先就SPOC模式的探索历程做了简要回顾。课程自2018年实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中国法制史 MOOC”以来,拍摄有20个专题视频,形成了PPT、教案、参考资料、习题、测验、课堂讨论、作业、考试以及35000余字的讲义等非视频材料,并通过安徽e会学平台线上运行。自2019年秋季开学后就开始结合线上资源开展线下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疫情期间有效支持了课程教学,确保了停课不停学。结合国家一流课程申报,对于如何进一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创新翻转课堂成为新的课题。邱少晖老师认为学院专门召开此次座谈会,请全程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代表提出建议和意见,既是对以往经验的总结,也是为新课题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对于进一步推进课程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019级法学专业学生张寅、朱平旭、张经纬、洪紫怡等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普遍认为SPOC教学模式摆脱了过去被动听课的局面,能够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寻求合作,团体协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但如何防止小组搭便车行为实现小组全员的积极参与、如何既让小组不断轮换实现思维的拓展又能保证小组的高效运转、教师如何创新督促方式等,可能需要在未来的课程教学中不断探索。
2019级知识产权专业学生程希颖认为课程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学习这门课程后总感觉时间不够,需要花大量时间搜集资料、阅读消化资料及参与小组研讨,但确实学有所获、受益良多。同时提出建议,认为课程可以利用线上互动区实现小组之间互相批改作业,形成小组相互督促的局面,以及利用线上平台共享最新研究论文及其他相关视频,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
朱留虎副院长做总结发言。他认为法学院培养学生的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为实现该目标,一是要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与道德品格、健全的职业人格,具有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紧跟时代需求,学习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并积极投身地方法治实践;三是要学会独立思考,不断提升法律写作、语言表达、分析问题等能力,这些都需要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他认为邱少晖老师对SPOC模式的有效探索,有利于法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将推动学院教学模式的不断转变,让翻转课堂常态化,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的综合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在这一模式下能得到明显提升。
课程负责人邱少晖老师最后做表态性发言,将会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继续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创新翻转课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课堂,让学生受益,让师生共同成长。
(撰稿人:程希颖,张寅;审核人:朱留虎)
下一条:我院举行首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