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邱少晖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3年11月
籍贯: 安徽潜山
学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法律史专业 )
职称: 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基层治理;法治文化
校内外兼职:安徽省六尺巷工作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安庆师范大学六尺巷和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律史学会民族法律文化分会理事、副秘书长,《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副主编,杭州师范大学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安庆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安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安庆市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成员,安徽省省级市域社会治理理论研究专家组成员,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挂职安庆市大观区人民法院院长助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挂职珠海市香洲区翠香街道办副主任等。
教育(工作)经历:
2014年7-8月赴美国参加俄克拉荷马城市大学暑期项目学习
2010.8-2015.7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法律与行政学院 讲师
2015.7至今 安庆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主讲中国法律史、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讲授法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社会工作法律实务、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司法制度等课程。
教学科研成果:
主要论著:
(1)《二十世纪中国工会法变迁研究》(独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专著,16.5万字。
(2)《法律文化研究(第八辑)·澳门法律文化专题》,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2月。
(3)《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德治文化的作用》(第一作者),《光明日报》2025年01月13日第6版。
(4)《作为“德法共治”模式代表的基层调解》(第一作者),《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25年第1期。
(5)《推深做实“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独撰),《安徽日报》2024年11月19日理论版。
(6)《组织与行为视阈下我国工会法变迁的历史考察》(独撰),《学术论坛》(CSSCI)2016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工会工作》2016年第5期全文转载。
(7)《民国时期信用合作立法遏止农村高利贷问题研究》(第一作者),《中国农史》(CSSCI)2017年第3期。
(8)《论法治中国的社会结构性羁束及出路》(独撰),《甘肃社会科学》(CSSCI)2017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8年第1期摘要转载。
(9)《民国时期劳动立法运动初探》(独撰),载于《理论与现代化》(CSSCI扩展版)2015年第1期。
(10)《解决法文明冲突的澳门经验:以清代为例》(独撰),《朝阳法律评论》第十五辑,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
(11)《自创生系统下我国软法的范畴及治理》(第一作者),《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12)《“六尺巷”和谐文化与现代法治的融合》(第一作者),《中国审判》2023年第20期(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推送)。
(13)《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第一作者),《人民法院报》10月25日第5版。
(14)《“桐城派”与六尺巷和解文化》(第一作者),《人民法院报》11月15日第7版。
(15)《郝家桥经验:陕北乡村治理的历史变迁》(独撰),《民主与法制时报》2022年1月20日第8版。
(16)《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探索源头治理新路径——以安徽省桐城市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为视角》(第一作者),《民主与法制时报》2023年6月8日理论版。
(17)《“浦江经验”的发展历史及根本动力》(第一作者),《民主与法制时报》2023年9月7日理论版。
(18)《人民民主是“浦江经验”的本质特征》(第二作者),《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34期。
主要项目:
(1)2024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研究”(24YJA710041)(经费10万元)。
(2)2021年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安徽大别山区乡村软法治理路径研究”(AHSKY2021D11)(经费2万元),已结项。
(3)2023年主持横向课题《新时代“六尺巷经验”创新发展研究》(中共桐城市委政法委委托,经费20万)。
(4)2024年主持横向课题《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共桐城市委政法委委托,经费30万),已结项。
(5)2024年主持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地重点项目“下姜乡村治理经验研究”(24JD060,经费2万元)。
(6)2018年主持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学科重点研究项目“1927-1937年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合作法制提升农民合作能力问题研究”(SK2018A0319,经费2万元,已结项)。
(7)2017年主持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省级)中国法制史MOOC(2017mooc234)(已结项)。
(8)2023年参与中国法学会重点委托课题“依法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维护权益的实证研究”(CLS2023ZDWT20-8)(排名第二,已结项)。
(9)2023年参与中国法学会重点委托课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CLS2023ZDWT20-11)(排名第四,已结项)。
(10)2022年参与(排名第一)横向课题《“浦江经验”创新发展研究》(浦江县信访局委托,项目经费50万)。
(11)2014年参与珠海市委政法委、社会管理工作部项目“珠海市社会领域法制建设规划纲要”(排名第一)。
(12)2012年参与珠海市横琴新区立法项目,该法律已通过规章形式颁布实施(排名第三)。
(13)2012年参与中国人民大学与澳门基金会合作科研项目“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澳门法律发展”(排名第一)。
主要获奖:
(1)2022年安徽省教坛新秀(2022jtxx124)。
(2)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21jxcg356-6)。
(3)2022年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三等奖。
(4)2022年安庆师范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副高组一等奖、教学活动创新奖。
(5)中国法学会2021年第十四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三等奖。
(6) 中国法学会2022年第十五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三等奖。
(7)第四届安徽省高校未来律师辩论赛优秀指导教师(所带赛队获季军、二等奖)。
(8)安庆师范学院2015年第七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文科组二等奖、第三名。
(9)安庆师范大学2017年第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文科组二等奖、第二名。
联系方式: 邮 箱: rucqsh@163.com
下一条:王 欣 副教授、博士
【关闭】